短文网

短文/随笔/诗歌/散文/心情/作文/唐诗/宋词/故事/成语/日记/语录/哲理

历史故事《项羽过了江东能不能翻盘》

感谢云霆飞发布历史故事《项羽过了江东能不能翻盘》,内容如下:

一、

公元前202年,纵横天下无敌手的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陷入缺兵少粮的绝境。

仿佛等着看项羽的笑话一样,汉军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误以为楚国都被汉军占领,害怕继续固守阵地会被汉军一锅端,便带领800多人趁夜色突围。

突围到乌江边,乌江亭长劝他:“江东虽然小,但也有千里土地,数十万人口,足够您称王立国了,您赶紧过江吧。”

项羽不愿意过江。

当初和8000江东子弟去打天下,现在江东子弟都死在外边了,只有自己一个人回去,太羞耻了。于是项羽在乌江边自刎而死。

“西楚霸王”,就此烟消云散。

项羽死了,但世间依然有他的传说。后世无数人在幻想,如果项羽听了乌江亭长的话,到江东继续称王,天下是否会不一样?

但问题是,项羽真的有机会翻盘吗?

二、

争霸天下是要打仗的,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是发达的经济和足够多的人口。

如果经济不发达,便不能保证军队的后勤;人口不多,就没有足够的兵力,更缺少经济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我们都知道项羽很能打,那么江东的经济和人口能不能支撑起项羽的野心,让他继续称霸甚至反攻?

《史记·货殖列传》里记载,江淮以南,地广人稀,农业生产仍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粮食产量非常低。如果粮食不够吃,人们就去摘果子、捕鱼。

《史记·货殖列传》里还记载,虽然关中只有天下1/3的土地,人口也只占30%,经济总量却占汉朝的60%。而四川、辽东、山东和河北等地,都有各地的特色产业,足以支撑起地方经济。

换句话说,整个黄河流域的经济总量占到汉朝的80%以上。

司马迁写《史记》是在汉武帝年间,距离项羽自刎大约七八十年。在2200多年前“车马慢”的年代,七八十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出现经济重心的转移。所以项羽在乌江边自刎的时候,江东和中原的经济比例,和司马迁的记载基本吻合。

刘邦在战场上输了一次又一次,回关中晃悠一圈,就能满血复活,把粮食和衣服发给军队,继续和项羽死磕;而根据地在东部的项羽输了一次,就被逼入绝境。背后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地域经济的差距。

如果项羽到了江东,以不到天下20%的经济总量,怎么和占有80%经济总量的刘邦对抗?刘邦只是封锁大江,都能把项羽困死。

然后再来说人口。

江东有多少人口呢?乌江亭长都说了——数十万。单从数字来说,几十万人口不少了,足够称霸一方了。但把这个数字放到整个中国来看,远远不够。

秦朝灭亡前有2000多万人口,经过8年战争摧残,按照“户口减半”的说法,再加上因躲避战争而逃亡到山林里的“黑户”,汉初人口保守估计有1000万到1500万。

在数十万人口的江东,动员力发挥到极限,能招募10万军人差不多了吧?但是拥有千万人口的刘邦,开足马力动员参军的话,招募几十万军人几乎没什么问题。毕竟有600万人口的秦国,兵力极限是6万,那么“汉承秦制”的汉朝,军队规模只会比秦朝大。

回顾楚汉战争,每次刘邦输得啥都不剩时,萧何就在关中招兵送到前线,让刘邦重新和项羽对阵。刘邦正是用消耗战活活把项羽耗死的。

三、

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断定,项羽到了江东,几乎没有机会翻盘。

他要是听了乌江亭长的话,跑到江东做了几十万人的王,最大的可能是在刘邦的围攻下,地盘越来越小,人口越来越少,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

为了稳定人心,项羽可能会扛起“反攻”的大旗,最开始还能笼络人心,可随着战争消耗和经济困境,反攻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最终连项羽自己都不会相信能翻盘。

到那个时候,曾经的辉煌和现实的窘迫一对比,项羽恐怕更难受。

项羽在乌江边自刎,以最雄壮的姿态留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也让自己成为一个悲剧英雄,这才给后人留下幻想的空间,想象他渡过乌江会如何如何。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悲剧英雄才是人们同情的英雄,要是英雄落魄了,各种杂七杂八的污点就冒出来了,人们嫌弃都来不及,哪里还有半点同情?

随机推荐:
垫地垫 爬行垫 阿尔法果酸身体乳 打卡机 考勤 原味蚕豆 芝麻街 t恤 皮沙发垫 防滑 四季 遮阴网 巧克力模具 硅胶 瓷器摆件 汽车座套夏季 电子手环 多功能 火车 玩具 轨道 平板车 小ck宽带 包au安装 袜子女夏ins潮 时时彩平台 进口燕窝 收纳箱 大码整理箱 空调被纯棉 更多精选文章>>>

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本站纯公益性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